高效过滤器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

高效过滤器的检测方法

高效过滤器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:

一、钠焰法

测试尘源:多分散相氯化钠盐雾。

“量”的判定:含盐雾燃烧时氢气火焰的亮度。

测试原理:盐水在压缩空气的搅动下飞溅,经干燥形成微小盐晶体颗粒并进入风道,在过滤器前后分别采样。含盐雾气样使氢气火焰的颜色变蓝、亮度增加,以火焰的亮度来判断空气的盐雾浓度,并以此确定过滤器对盐雾的过滤效率。

主要仪器:火焰光度计。

特点:该方法源于英国,中国通行,但欧洲部分国家于20世纪70~90年代实行后已逐渐废弃。主要因为随着扫描法的普及,钠焰法的灵敏度已不能满足超高效过滤器的检测需求。

二、油雾法

测试尘源:油雾。

“量”的判定:含油雾空气的浊度。

测试原理:以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断过滤器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。

主要仪器:浊度计。

特点:德国规定使用石蜡油,油雾粒径为0.3~0.5微米。但油雾法在检测过滤器时,容易对过滤器造成损伤,且不能直接读值,比较浪费时间。

三、DOP法(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法)

测试尘源:0.3微米单分散相邻苯二甲酸二辛酯(DOP)液滴,也称为“热DOP”。

“量”的判定:含DOP空气的浑浊程度。

测试原理:将DOP液体加热成蒸汽,蒸汽在特定的条件下冷凝成微小液滴,去掉过大和过小的液滴后留下0.3微米左右的颗粒,进入风道,通过测量过滤器前后气样的浊度,并由此判断过滤器对0.3微米粉尘的过滤效率。

主要仪器:光度计。

特点:该方法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,曾经是国际上测量高效过滤器最常用的方法。但由于DOP中含苯环,人们怀疑它致癌,因此许多实验室改用性能类似但不含苯环的替代物,如DOS。不过,试验方法仍称“DOP法”。另外,通过改变发尘参数,可以获得其它粒径的DOP液滴,因此也有使用0.1mm DOP法测量超高效过滤器的情况。与此对应的“冷DOP”是指Laskin喷管(用压缩空气在液体中鼓气泡,飞溅产生雾态人工尘)产生的多分散项DOP粉尘,在对过滤器进行扫描测试时,人们经常使用冷DOP。

四、荧光法

测试尘源:喷雾器产生的荧光素钠粉尘。

测试原理:首先在过滤器前后采样,然后用水溶解采样滤纸上的荧光素钠,再测量含荧光素钠水溶液在特定条件下的荧光亮度。亮度反应粉尘的重量,由此计算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。

特点:该方法在法国使用较多,目前仅限于对部分核工业过滤器的测试。测试过程相对繁琐,需要先采样、再清洗试样,然后测量荧光。

五、粒子计数法

测试尘源:多分散相液滴或确定粒径的固体粉尘。有时过滤器厂商要按照用户的特殊要求,使用大气粉尘或其他特定粉尘。

测试原理:用计数器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扫描检验,计数器给出每一点粉尘的个数和粒径。这种方法不仅能测量过滤器的平均效率,还可以比较各点的局部效率。

主要仪器:大流量激光粒子计数器或凝结核计数器。

特点:该方法在欧洲通用,也是目前国际上的主流测试方法。它不仅能测量过滤器的平均效率,还能准确找到过滤器的漏点,进行局部效率的比较。

六、最易穿透粒径法(MPPS)

测试尘源:最易穿透粒径的粒子。

测试原理:用计数器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扫描检验,确定测试条件最易穿透的粉尘粒径,然后连续扫描测量过滤器对该粒径粉尘的过滤效果。

主要仪器:大流量激光粒子计数器或凝结核计数器。

特点:该方法是目前国际上高效过滤器的主流试验方法之一,特别适用于对高效过滤器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。

七、其他检漏方法

发烟检漏:在暗室中,在过滤器上游发烟,用一束强光照射过滤器出风面,当过滤器有漏点时,可以明显地看到漏点处的一缕青烟。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对漏点定位,以便进行可能的修补。

变风量检漏:使用标准试验风道,如果降低风量后过滤器的效率降低,则肯定有漏点。但这种方法只能判断过滤器是否有漏点,不能对漏点定位。

高效过滤器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确定,同时应定期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测和维护,以确保其过滤效率和性能的稳定。在检测过程中,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,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
 

高效过滤器的检测方法

2025-01-17
0